音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4-10-15 16:07:42
音乐教学论文合集15篇

音乐教学论文合集15篇

现如今,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学论文1

在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很多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加强它们的这种联系与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课程的内容、巩固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封闭狭隘的课程观念,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隔阂,开拓思路,引导学生建立起联想式与宏观概念的音乐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出高水平的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音乐人才,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基本的音乐素质训练课程,内容包括有节拍、节奏的训练,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的视唱与听辨训练,通过一定课时的训练,逐渐建立起音准、调式等概念,它对于一个人良好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高师视唱练耳的课程在某些方面显现出一些弊端,使这门课程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背离了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阻碍了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些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过于注重技术训练,缺乏音乐感觉的培养

曾经学过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视唱练耳课程过于枯燥,练习过于乏味,技术训练的成分过多,这些对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强烈的打击。技术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遏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达不到它应有的目的,还会起到反作用。高等师范是培养我国的音乐教育力量,它与专业的音乐院校的目的是不同的,加强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音符的学习,注重音乐感觉的培养,对于我国未来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举足轻重的。

二、未能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

当今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高师音乐教育,应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这已是世界音乐教育者所达成的共识,具体到每门课程中也应有适当方式的表达。如今,在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中主要体现出欧洲音乐的元素和一些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而世界其他各民族和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元素和现今各种音乐文化元素,几乎没有得到体现,这种狭隘的音乐观影响下的内容设置,使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面对丰富的音乐文化时,恍如一个“音乐盲”。当然,这不是视唱练耳课程所独具的缺陷,但作为一门音乐基础课程要更多的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尽快并鲜明地体现出新的教育模式的优势。

三、不能对其他专业课程构成有力的支持

之所以称为基础课程,是因为它与其他课程的紧密联系,以及它对其他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有力的支持,视唱练耳课程正是这样一门学问。它对于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有重大的影响,音唱不准,影响你的歌唱;节奏不稳,更影响你的乐器演奏。除此之外,和声、曲式、歌曲作法、钢琴伴奏等等,这些课程都需要视唱练耳课程的坚实基础。而现在对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往往造成孤立的局面,使它与其他课程严重脱节,学生无法在视唱练耳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和声课程中对于音响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往往无法将练耳课中的感知应用于和声课,就造成理论强于实践,不能完全领会和声的魅力和精体,进而也造成了《钢琴即兴伴奏课》和《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学习障碍。

强调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发展趋势。要消除上述这些不良因素,视唱练耳课程应开始从内容和教学形式方面与其他课程进行一系列的融合。音乐欣赏课程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它容纳声乐、器乐、东方、西方、古典、现代音乐于一身,将更多的音乐知识送到学生面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程,将会从各个方面改善视唱练耳课程的结构,消除视唱练耳课程的不足,发展视唱练耳课程的基础作用和支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音乐欣赏课程自身的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两种课程融合的可能性。

一、在视唱练耳中融入音乐欣赏课的音乐元素

在高师音乐欣赏课中,有丰富的音乐语汇,它们包含有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调式以及各种体裁,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是音乐中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的片断编入视唱练耳中,能够使学生解决难点问题,从而得到更为全面、丰富的音乐基础训练。如提高对变化音、调式的掌握、增强细微节奏变化的辨识能力等。同时,这些由作曲家殚精竭虑提炼出的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消除视唱练耳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的探求知识,以及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利用音乐欣赏课中的音乐作品加强对听力的训练

在视唱练耳课程中,耳朵的听力训练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它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因此难度也更大一些,往往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却得不到好的效果。如对和弦的听辨,仅仅进行单独的训练或在简单的序进中训练,学生不能很清楚地区分和弦的性质、功能与音色等概念,造成在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毫无用处,失去了练耳训练应有的作用。利用音乐欣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以和弦为例,在了解了基本的和弦音响之后,将适当的音乐作品片断,连续地播放给学生,先从宏观入手,逐渐再进入细微的听辨,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和弦的存在,感知和弦的交替和变化,这种在实践中的感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孤立的听辨要具体得多,对于和弦的感知和理解也将大大提速。对于听辨的理解并不能局限在音高的听辨,通过这种结合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色、力度以及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发音在音乐中的表现和作用,从而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音乐听辨和感知,在其他课程中发挥作用。如钢琴即兴伴奏课中就能根据作品选用不同的音区、运用具有更加丰富色彩和音响的和弦来编配,使伴奏听起来更富于变化、更生动一些。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够在曲式和作品分析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和寓意,从而也就能够理解作曲家、把握作品的风格、透过作品探究各种音乐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只有这样,视唱练耳课程才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三、利用欣赏课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在视唱中的创意思维

如今在高师的音乐欣赏课中,已经大量地运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动画、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综合方式,来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的目的。如果把这些手段配合音乐旋律一起运用到视唱练习中,将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启发,能够极大地改善视唱练习的效果。视唱不是简单的照谱演唱,在现代的视唱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要求,如发音的清晰、气息的均匀、强弱的处 ……此处隐藏29452个字……教师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不甚清楚,一见教材中有音乐欣赏的内容,就用单独上欣赏课,并上得十分专业。此外,有些教师是因为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全面能力结构,如自己在音乐专业上有多方面的能力缺陷,于是,采取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扬长避短”的单一课型。

学院型

既把大专院校老师的教学方法照搬到中小学课堂的模式。教师常常以自己在大学读书时的感受,并以大学教师教学的模式照搬行之。过多地灌输许多音乐的专业知识。

比如有些首先教师强调了训练耳朵听力的重要性,整堂课就是听写音程的为主的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映被动。当我问及为什么这样上课?理由是:“大学里老师就是这样给我们上课的。”教师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愿望:“把学生的耳朵训练好,为学习音乐欣赏打好基础。”显然,这些教师把专业音乐训练中“视唱练耳”的依样照搬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要不要训练耳朵,提高听觉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要以少年儿童主动参与的形式,而不是专业的“视唱练耳”。似乎教师都有意把某一方面训练得更加强一些,更专业一些的愿望,甚至有的教师还错误地把这些当作“特色”去追求,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发展,由于过多地灌输许多音乐的专业知识,中小学生难以接受,同样会造成中小学生心理疲劳和兴趣抑制,不喜欢音乐课。那种把唱歌,器乐,舞蹈等上成专业的音乐课,又按照专业音乐院校分成“乐理课”、“视唱练耳课”、“合唱课”、“音乐欣赏课”等等,是不符合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原则,也不符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原则的。

形成学院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教师音乐教育观念和本人能力结构的影响而造成的。而现在的教材已经是按照突出实施素质教育原则编写,如果教师的音乐教育观念不改变,对自己的能力不采取在“扬长”的同时,不断地“补短”,是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的需要的。

音乐教学论文15

【摘要】本文主要以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音乐教育的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据,首先说明了小学音乐概述;其次分析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音乐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通过交流互动,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三个方面。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情感教育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且能够升华小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积极主动学习音乐相关知识,为小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茁壮成长奠定基础。笔者通过分析音乐本质进而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

一、小学音乐概述

音乐为人类彼此之间传递情感的艺术,其由跳跃的音符和丰富的韵律组成,带给大众一种美的享受。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要以“情”为主,带着对音乐的喜爱之情进行音乐活动才会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换句话说,音乐教学指的是音乐情感教学。音乐的产生来自生活,通过生活许多美好的事物使人类感情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对人类心情和精神上加以完善和补充。音乐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音乐的思维和想象内容多样化,并且蕴涵着大量情感。所以说音乐是众多情感艺术中最美好、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人类的自身情感也是丰富多样的,在内容上可与音乐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安排情感教育,使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以便更有效地实现人生理想。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1.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情感的来源和感悟是音乐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健康快乐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情感?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所谓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并主动与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生处在对新鲜事物存有好奇心的年龄,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实现情感教育教学。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小花鼓》音乐活动中,教师设置问题,乐器种类繁多,同学们最喜欢哪种乐器呢?借助乐器引出小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音乐课的主题。由此,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情感教学的进行。

2.结合音乐创作背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

小学阶段的许多音乐教材中都包含经典音乐,这些音乐作品皆是在特殊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而创作背景又与音乐家的成长历程有着紧密联系,成长经历促进音乐的形成。一个良好的音乐作品中通常寄托着音乐家的某些情感,在音乐作品中人类也能够体会音乐韵律,在了解音乐背景基础上研究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体现,进而能够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我爱我的家乡》,教师在课堂中介绍作者在创作音乐时包含着对家乡的无比喜爱和热情,在这种强烈感情下唱出《我爱我的家乡》,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深刻情怀,学生就会以自豪和愉快的心情学习和感受。这样,在每节音乐课中适当介绍创作背景,学生便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世界,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丰富情感。

3.交流互动,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真实存在的个体,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思想会有所差异,影响教学进度。积极主动的学生会勇于和教师或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提高学习音乐效率;消极被动的学生会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世界里,不愿和他人沟通交流,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面对这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需与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敞开心扉,培养其自信心,进而引发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奥秘,并从中获得真实情感,以此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例如:苏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春天来了》,这首乐曲写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对“春天的事物”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谈论,教师问学生“在春天会出现什么新鲜的事物?春天这个季节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是否喜欢春天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景象?”等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及互动,最后让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篇乐曲产生好奇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的真谛在于如何向人们传递自身情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和学生交流互动,才能使学生更深了解音乐韵味,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质量提高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炳燕.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四步教学法[J].儿童音乐,20xx(2):74-75

[2]张红敏.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J].软件:电子版,20xx(9):82-82

[3]许智英.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J].明日风尚,20xx(7):56-78

《音乐教学论文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